这所学校的专业技能课 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项目

2023-02-14 01:47:01     来源:衢州日报

加工擀面杖、为同学推拿、给家人拍全家福……

这所学校的专业技能课 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项目


(资料图片)

记者 尹婵萱 文/摄 通讯员 姜凌飞

最近,衢江区技工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同学们正在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擀面杖加工比赛”——看谁能用车床做出最圆润、最精美的擀面杖!实训教室内,同学们忙得热火朝天。

与此同时,各专业教研组的老师们也沉浸在集体备课的头脑风暴中:中医康复专业的老师和同学们成立了推拿工作室,为全校师生免费做推拿;平面设计专业的老师布置了“为家人制作全家福和证件照”的作业;智造专业的同学们用3D打印技术,为体育课增添的棋类教具建模……

“原来,课堂上学习的职业技能知识,在生活中这么有用!”同学们感叹。将专业技能学习融入生活化的场景,专业更有意义了,让老师教得更有干劲,学生学得更有动力。

2月13日,记者来到衢州理工学校,了解这所学校“职业技能生活化”的学习浪潮。

圆柱形轴件工艺太枯燥? 先从加工擀面杖开始练起

A

当天上午,衢江区技工学校机电技术应用实训教室内,传出一片机器的轰鸣声。整齐排列的车床前,同学们正在结合理论课上的知识,使用车床加工木制的擀面杖。

“这根擀面杖不行,太粗糙了,需要再调整一下加工工艺。”“尺寸基本达标了,最好再注意夹持方法。”……同学们做得聚精会神,老师指点得事无巨细。在制作完成后,他们还将带着自己的擀面杖作品参加学校的“擀面杖大赛”,比比谁的擀面杖做得最好。学校也允诺同学们把自己亲手做的擀面杖带回家,送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人使用。

“其实,做擀面杖和做零件是相通的。”机电技术应用的廖文藏老师告诉记者,在各种零件中,圆柱形的各种轴件非常常见,而圆柱体的加工是基础中的基础。如果把擀面杖加工的技术掌握熟练了,就等于打下了圆柱形轴件的加工技术基础。但对于刚刚接触机械加工不久的高一、高二同学们来说,做轴件很枯燥,做擀面杖,大家兴趣就来了。

“本来以为实训课会很无聊,没想到这么有趣、有用。”一位同学说,“我开始期待下一堂实训课了。”

开“推拿工作室”、3D打印象棋 原来课堂知识这么实用

B

记者了解到,在衢州理工学校老师们的集体备课“头脑风暴”下,更多的有趣课堂和作业正在向同学们走来——

中医康复专业的老师们牵头,带着同学们把学校两间空置的办公室布置成了“中医文化实践工作室”,利用每天傍晚的课余时间,免费帮学校的老师、同学们推拿按摩、刮痧理疗。既帮助缓解了师生们落枕、肩周炎、腰疼等症状,又让同学们复习和实践了课堂学习到的知识和手法,一举两得。

平面设计专业的老师打算给同学们布置一个特殊作业:用课堂上学习到的PS、PR等技能,给家人拍摄、制作全家福、证件照、VLOG视频等。

面对体育器材中象棋、军旗、围棋等教具数量有限且缺乏个性的情况,智能制造专业的同学们行动起来,利用学习到的建模知识,用激光切割、3D打印等方法,做出了各种棋类的棋盘、棋子。

记者了解到,学校还正在筹划搭建一个任务发布平台,打算把以后学校部分活动的策划、文案等“外包”给同学们。

把知识技能学以致用 “为什么学”“怎样去用”很重要

C

“原来,课堂上学习的专业技能知识,在生活中这么有用!”同学们的感受,也正是学校老师们的良苦用心。

“专业技能,学起来确实是很枯燥的,尤其是机械相关的专业。”衢州理工学校副校长王英告诉记者,虽然近年来校企合作越来越紧密,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对职业和专业的陌生,让他们很难深刻理解专业实训内容的重要性。对刚刚接触专业知识的学生来说,“为什么要学习这些专业技能,这些技能知识到底有什么用”时常会让他们感到迷惑。

怎样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知识学以致用?王英和老师们想到了学校里的创新创业社团。这个成立十余年的社团致力于用职业技能知识制造创意产品,成员们制作的立体单车停放系统、智能感应垃圾桶等产品都曾获国内多项创新奖项。

“社团成员只有几十个,但我们可以把社团的理念拓展铺开!”王英告诉记者,本学期开学初,学校所有专业的老师们都坐下来,好好开动脑筋,思考和讨论怎样把自己专业的技能学习融入生活场景,由此产生了这一次热火朝天的“职业技能生活化”学习浪潮。

“我们希望所有学生带着目的去学、带着思考去学,知道为什么学习知识,也知道怎样灵活运用知识。”王英说,这是学校期待看到的正在成长的新时代衢州工匠们的学习面貌。

标签: 专业技能

包装